鲁肃视见孙权的这番宏论剖析之深刻论断之精辟规划之远大都接近于
鲁肃视见孙权的这番宏论剖析之深刻,论断之精辟,规划之远大都接近于诸葛亮的《隆中对》,而时间还要早五、六年。首先,他看出了时代的变迁,认为危倾将倒的汉室已不可复兴,占有中原的曹操也不易除掉,天下分裂之势已成,这是对整个战略环境的判定。其次,他估价了孙权的地位,指出“鼎足江东”,割据称雄,观察形势的变化,寻求有利的时机,不必自嫌规模不够,是可以有所做为的。这是对本身战略位置的评估。最后,他提出了行动的方案:利用曹操忙于平定北方的“多务”之机,进占荆州,控制长江,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是对今后战略发展的规划。
鲁肃“鼎足江东,以图天下”的建议,孙权表面上虽未接受,但实际上已将它定为东吴发展的指导方针,直到近三十年后孙权称帝登坛之前,还对群臣说:“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可见孙权始终未忘鲁肃“鼎足江东,以图天下”之策。
公元年,荆州刘表病死。鲁肃对孙权说:荆州为相邻之地,形势险要,土地肥沃。如今刘表新死,内部不和,而寄寓荆州的刘备是天下枭雄。我请求奉命吊丧,劝说刘备安抚刘表部下,与江东结盟修好,共抗曹操。刘备必喜而从命,如此则天下可定,今不速往,恐怕曹操会抢在前面。孙权听后即命鲁肃前往。鲁肃尚在途中,曹操大军已进占荆州,刘备败退到当阳。鲁肃见到刘备后,劝说他与孙权结好,合力抗曹。刘备甚喜,派遣诸葛亮随同鲁肃出使东吴。
曹操占领荆州后,兵临长江,致书孙权,称:荆州刘琮已降,今治水军八十万众,将乘胜东下入吴。孙权召集群巨商议,大家全都认为:曹操攻占荆州,得其水军,长江天险已与江东共有,而兵力众寡相差悬殊,难以对敌,不如归顺相迎。惟独鲁肃不言,当孙权起而更衣时,鲁肃追随至后,对孙权说:“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还从孙权个人的角度分析了降曹的结果,劝他早定大计,联刘拒曹。鲁肃又将代表刘备出使江东的诸葛亮引见给孙权。并劝孙权召回在外的周瑜。诸葛亮、周瑜为孙权分析了敌我双方的优劣对比,指出曹军长途远涉,正是强弩之末,况且北兵不习水战,不服水土,而荆州之众尚未心服,马超、韩遂还在关西,如孙刘联兵,定可破曹。孙权由此定下联刘拒曹的决心,命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慰“助画方略”,率军三万与刘备合兵,共拒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合,火烧敌船,大败曹军,攻占荆州,取得了空前的胜利。
在整个赤壁之战的过程中,鲁肃虽然不是最高决策者和主要指挥者,但他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当鲁肃战后回见孙权时,孙权“大请诸将迎肃,肃将入阁拜”,权起礼之,因谓曰:“子敬,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可见孙权也将鲁肃视为赤壁之战的首要功臣。
赤壁战后,刘备至吴见孙权,求借荆州为屯兵之地。周瑜上书孙权,主张将刘备留在东吴,以便挟持,而又不可借与荆州,“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吕范等众臣也赞同留下刘备。独有鲁肃对孙权说:“不可,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恰,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孙权权衡了利弊关系,听从了鲁肃的主张,将荆州南郡借与刘备。
建安十五年(公元年),周瑜病重,临终前荐举鲁肃“智略足重,乞以代瑜”。孙权即拜鲁肃为奋武校尉,代瑜领兵。鲁肃接替周瑜为吴军统帅后,移师驻屯陆口,督练兵马水军,加强防务设施“威恩大行,众增万余人”。加拜汉昌太守、偏将军。鲁肃将陆口建成东吴的重要军事基地。后来吕蒙、陆逊领兵都屯驻此处。建安十九年(公元年),鲁肃随孙权攻占皖城,转封横江将军。
鲁肃屯兵陆口与蜀荆州守将关羽驻地相邻。关羽骄横,双方交界处常有纠纷。鲁肃总以宽厚的态度好言相抚,妥善处理。在孙权派吕蒙攻取荆州三郡后,鲁肃到益阳与前来争夺三郡的关羽相拒。鲁肃仍邀请关羽相会,以求协商解决争端,避免吴蜀联盟破裂。后来双方达成了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的盟约。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年),鲁肃病逝,终年四十六岁。
- 孔隐士孔淳之字彦深南朝宋鲁郡鲁(今山东曲阜)人性好山水除著作[图]
- 煮酒论诗词诗人成就的大小与其诗歌的产量没有必然的联系张若虚的[图]
- .乐令女适大将军成都王颖王兄长沙王执权于洛遂构兵相图长沙[图]
- 孔子说“小人被水淹死君子被口淹死在上位者被人民淹死这都是因为[图]
- 先主传陈寿修《三国志》以魏为正统故曹操及后来的曹丕等皆依君主[图]
- 做人应该保持自己的风格坚持自己的原则绝不轻言放弃努力奋斗认真[图]
- 铁木真建立蒙古国公元 世纪至 世纪初蒙古部落在蒙古草原上[图]
- ●职务骠骑将军曹洪是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将领曹操的堂弟在和董卓[图]
- 其年指建安十三年 奄覆盖包括蒙冲古代战船船体蒙以生牛[图]
-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何必弹奏丝竹乐器?山水自然有清越的声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