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大惊道“你说这个话什么意思?这可是亡国之言,不是做臣子的
李斯大惊道:“你说这个话什么意思?这可是亡国之言,不是做臣子的可以说的。”
赵高冷笑道:“公子扶苏与蒙恬交情深厚,丞相自己想想:您的才能比得上蒙恬吗?您的功劳比蒙恬大吗?您的谋略比得上蒙恬吗?让天下人心服口服,您比得上蒙恬吗?与公子扶苏的交情,您与蒙恬能比吗?”
李斯答道:“我是比不上蒙恬。”
赵高又说:“皇帝有二十几个儿子,长子扶苏刚毅勇武,深得士人之心,即位后蒙恬一定会荣升为丞相,到时您恐怕连侯爵之印也保不住。我赵高曾奉诏教授公子胡亥学习数年法律,没见过他有什么过失,慈仁笃厚,轻财重士,虽然口才欠佳,心里却明辨是非。在这些方面,皇帝其他儿子都比不上他。我看他有能力即位,就看您的决定了。”
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没有李斯,赵高是办不成的。赵高这个人有双贼眼,知道李斯权力欲很重,为了威风,甚至出行车队都超标,这件事还令皇帝不痛快。这么个人,要是哪天失了权势,会甘心吗?蒙恬北破匈奴,开河南地,修长城,驻守北疆十余年,乃帝国之柱石,朝廷之栋梁,正是李斯强有力的竞争者。
当惯了米仓的老鼠,还能当茅厕的老鼠吗?
李斯心一横,得,只要还当这丞相,管它什么仁义道德。于是他与赵高伪称得到皇帝诏令,立胡亥为太子。胡亥为太子,则扶苏必须死。李斯与赵高又伪造一封皇帝诏书,加盖玺印,大意如下:扶苏与蒙恬率数十万大军屯兵,无尺寸之功,还屡屡上书直言诽谤皇帝,心怀怨恨。扶苏作为人子不孝,赐剑自裁;将军蒙恬知扶苏阴谋,不匡正其行,为臣不忠,同样赐死。
赵高派使者把诏书送到上郡,扶苏泪流满面,他本为孝子,父叫子死,子不可不死。他默默走向内室,打算引剑自裁。蒙恬觉得事出蹊跷,阻止说:“陛下现在出巡在外,尚未立太子,我率三十万大军守边,公子为监军,这乃是天下重任。现在仅凭使者一面之辞就自杀,焉知非诈?不如先请示朝廷,待朝廷回复后,再作决定不迟。”
蒙恬的话是很有道理的,扶苏这个人愚忠愚孝,他说:“父亲赐儿子死,何必再说?”遂自刭而死。蒙恬不肯自杀,使者大怒,当即将他逮捕,投入监狱。
轻松,太轻松了。不费吹灰之力,就搞定扶苏与蒙恬,胡亥、李斯与赵高三人大喜,加快返京速度。
回到咸阳后,李斯、赵高才宣布皇帝死讯,取出假诏书,拥胡亥即位,此即秦二世。众臣岂敢有怀疑,只能接受这样的事实。
事情还没完,蒙恬、蒙毅兄弟还没死,秦二世胡亥的皇帝宝座坐得不踏实。我们回顾历史时,有时经常会慨叹天意弄人。阴差阳错的事件会改写历史,秦王朝本来绝不至于如此短命。前面不是说过,蒙氏兄弟权倾朝野,蒙恬手握三十万重兵屯边,蒙毅则追随皇帝左右。倘若皇帝死的时候,蒙毅在场,结局绝不至于如此。
那么,蒙毅为什么不在场呢?
蒙毅也跟着秦始皇东巡,皇帝病重时,派他去向山川之神祷告,故而始皇驾崩时,蒙毅人在外,根本不知情。这种偶然的意外,把历史的马车驶入一条黑暗之路。
秦二世胡亥的哥哥扶苏死了,自己也当皇帝了,蒙恬又没什么罪过,打算把他释放了。赵高一听,这哪行呢?赶紧出面制止。非但如此,他还编了些瞎话,攻击蒙恬的弟弟蒙毅。他对胡亥说:“先帝很早就想立您为太子,都是因为蒙毅反对才未立。蒙毅这个人不可留,不如杀了他。”
- 商品专员的职责是什么[图]
- 什么决定薪资高低?男女各不同![图]
- 辞退违纪员工,需要补偿吗?[图]
- 鸭蛋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详细分析[图]
- 生菜的营养价值,吃生菜的好处作用[图]
- 椰子的营养成分是什么?[图]
- 美国人带孩子的17个绝招[图]
- 产妇保养的十个误区[图]
- 周三是上班族最压抑的一天[图]
- 为了足部健康,关于鞋子选择的小问答[图]